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2-24 08:06
中國證券報
政策加碼提質惠民 增強服務消費活力
2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專家認為,服務消費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應結合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消費質量,激發服務消費新活力;可嘗試通過引入補貼等措施提升惠民實效,更好發揮服務消費擴內需作用。
多領域數據向好 折射經濟平穩開局暖意濃
專家認為,數據向好折射出多個行業需求轉暖,依托于科技創新、政策支撐的新業態新場景將不斷涌現。中國經濟韌性好、活力足基礎鞏固,整體回升向好大勢不改,春意漸濃。
2025年春運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2025年春運于2月22日結束。2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春運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90.2億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7.1%;其中,鐵路客貨運量、民航旅客運輸量和航班數量均創春運同期歷史新高。
深圳:近期將發布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據悉,深圳近期將發布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此外,深圳近期將出臺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引導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上海證券報
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在滬舉行 上海引領開源潮流 探索AI無限可能
全球科學智能開發者社區、模速空間載體升級計劃、上海市“模塑申城”開源創新生態建設行動正式啟動,階躍星辰與智元機器人、商湯科技與太平洋保險、稀宇科技(MiniMax)與中軟國際科技等垂類應用簽約……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在上海舉行,會場內外活動精彩紛呈,覆蓋了當下科技行業的最前沿進展。上海正以開放的姿態和創新的生態,為開發者們提供廣闊的舞臺。
農業上市公司熱議產業新機遇
多家農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充分體現出中央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為農業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意見》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系列部署,增強了創新發展的信心。
降低縣級保費補貼承擔比例、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 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將進一步健全
專家表示,《意見》對農業保險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旨在解決農業保險當前發展中面臨的保費補貼、特色農產品保險欠缺等難題,從而提升我國整體農業保障水平。
我們該如何迎接“AI+”投資時代
根據基金季報,截至2024年底,上述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幾乎清一色是機器人概念股。從這些重倉股的股價走勢來看,自去年9月底以來,大多上漲了兩倍以上。但從這些公司的基本面來看,靜態估值已高到離譜的狀態,市場熱捧的邏輯更多是對未來恢弘的預期,這也反映了產業趨勢興起時市場追捧概念股的灼熱狀態。
證券時報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2月23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意見》共分六部分30條,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改革意味更濃。
今年經濟增速預期設在5%左右 CPI目標有望更具剛性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聚焦發展主要預期目標,2025年全年經濟增速或設定為5%左右,CPI增速目標可考慮從過去多年的3%調整為2%,但應更具剛性。同時,今年國際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隨著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25年全球資本重估中國科技,可能引導更多的全球資金流入中國。
鏟除“黑嘴”生存土壤 優化企業競爭環境
中央網信辦近日公布了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將聚焦8個方面整治網絡環境。其中,整治涉企網絡“黑嘴”一項最受相關企業關注。
政策多次糾偏 地方招商“內卷”能否迎來破局?
從清理涉稅招商、叫停地方各類獎補招商引資,到規范“基金招商”,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國家層面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接連出臺多項政策,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許多地方長達10多年的傳統招商模式因此受到挑戰,招商思路也亟待革新。
證券日報
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 銀行業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民營企業座談會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指明了方向。
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報告》明確,下階段,央行將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強國建設,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進一步健全貨幣政策框架。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系,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支持擴大內需、穩定預期、激發活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機構調研聚焦新興產業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受關注
2月份以來,機構聚焦新興產業,調研熱情持續升溫。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A股市場已有466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
AI眼鏡創新應用不斷涌現 市場需求何時爆發?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張曉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當下AI眼鏡出貨量較低,但市場需求的天花板極高。未來1年至3年會是AI眼鏡發展的關鍵節點,而滿足用戶需求是誕生爆款的先決條件。
人民日報
強農固本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社論)
強農固本就要鞏固當前已經取得的成績。農穩社稷,糧安天下,“三農”工作是“壓艙石”。2024年,我國糧食生產邁上新臺階,總產量首次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3%,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鄉村全面振興展現出生機勃發的景象。在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的情況下,“三農”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增強了底氣、贏得了主動。
為什么說“我國人口紅利仍在延續”?(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銀發經濟”寫進政策文件,站上風口;“銀發力量”入選年度流行語,引人注目;陪老年人就診、代寫回憶錄,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收”的新行當。身邊事、大數據都在表明,億萬“銀發族”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完全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社會發展的機遇。
經濟日報
繪就鄉村全面振興壯美畫卷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協同發力做強無人機產業
經濟日報文章稱,當前,飛控、傳感與數據分析等技術進入快速發展期,低空空域已從傳統的物理空間轉變為新的生產要素,低空經濟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需求,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在快速崛起為萬億級的產業新賽道。從技術層面看,伴隨無人機快速發展、廣泛應用,無人機表現出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化、專業細分化趨勢。下一步,必須抓住技術創新、強化監管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各級政府、不同部門以及政產學研間的協同合作,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技術攻關,加快標準制定,規范空域管理,促進低空網絡建設,加快構建安全、有序的無人機產業生態。
21世紀經濟報道
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干部到農村占地建房!事關農村土地 中央一號文件最新部署
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2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出招 上海建設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
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在上海徐匯舉辦,這也是上海今年開年后舉辦的第一場科技盛會。上海市市長龔正、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上海市副市長陳杰等均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第一財經
高層密集點題提振消費 今年擴大內需有哪些新看點
新年以來,高層密集點題提振消費,可見促消費工作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劉元春此前在媒體上公開表示,應對消費疲軟的科學之策,一是通過穩住樓市股市來穩定居民的資產負債表、穩定市場預期,以此來穩住消費;二是通過惠民生,推動未來可持續收入的增長,提升邊際消費傾向高的群體的消費;三是通過消費專項行動,加大對“兩新”工作的支持,加大短期消費刺激力度。
全球開發者集聚上海 “開源”激活AI新生態
22日8時,上海徐匯濱江的西岸大劇院不遠處,兩三個拖著行李箱的行人在詢問西岸大劇院怎么走。這個即將對外開放的地址,也是本次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的開幕式所在地,而在不遠處的穹頂藝術中心和西岸藝術中心A館、B館,分別是本次大會另外三個場館,展示來自各家人工智能(AI)企業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經濟參考報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首提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敲定農村重點改革任務
這份中央一號文件中,“改革”意味更加突出,提出“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探索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的有效實現形式”“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等多項改革任務。此次還是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證監會: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持
證監會表示,資本市場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平臺,目前A股近2/3的上市公司是民營企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約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約九成是民企,民企再融資、并購重組家數約占全市場的七成。證監會系統要深刻認識民營經濟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與做好資本市場工作貫通起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平臺作用,為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更有力的資本市場支持。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上一頁
下一頁
關鍵字:
晟鑫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